28家深企亮相第三届链博会,以创新基因赋能全球供应链产业链
参展企业亮点纷呈
创新成果引领行业趋势
本次深圳参展企业覆盖先进制造、数字科技、健康生活、绿色农业、智能汽车、清洁能源6大链条及供应链服务展区,聚焦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,多项创新成果成为展馆焦点。 在先进制造领域,优必选科技携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、桌面级人形机器人“悟空”等重磅产品登场。其中,Walker C作为全球首个商业化全尺寸奔跑人形机器人,搭载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,已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担任“导览大使”,其多语言交互、强环境适应能力推动人形机器人向规模化商用迈出关键一步。兆威机电展出的新一代灵巧手则以17至20主动自由度轻松实现抓握、弯曲和摆动等精细动作,并具备小脑自学功能类人手操作,传动效率超95%,寿命长达10年,为工业生产、特种作业、物流、医疗等场景提供核心驱动解决方案。 数字科技领域的“深圳智造”同样亮眼。商汤科技的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精密的机械设计,以毫米级操作精度实现“手眼协同”,为家庭陪伴与国粹传承注入全新生机;影石创新的4K拇指运动相机凭借AI防抖与全景拍摄技术,重新定义消费级影像设备标准;TCL科技、中兴通讯等“链主”企业则通过展示智能终端与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布局,彰显深圳在全球数字科技供应链中的整合能力。 健康生活与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备受关注。稳健医疗带来的“全棉水刺无纺布”技术被誉为“纺织工业的伟大创新”,以水为针实现棉花8小时内转化为医用级布料,解决传统纱布线头残留难题;开立医疗的iEndo系列4K智慧内镜作为全球首款融合内置与外置AI模块的诊疗设备,将图像处理效率提升140%,推动内镜诊疗进入“智能精准时代”。智能汽车链方面,欧冶半导体的龙泉560系列芯片实现车规级智能车灯与辅助驾驶功能集成;贝特瑞全面发布其最新研发的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,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“高能量+高安全”的双重保障。 绿色农业与清洁能源领域展现深圳企业的全球视野。优合集团构建的“进口清关+冷链物流+大数据监管”温控农产品供应链体系,年进口肉类占全国总量18%,其优顶特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实现肉类、水产、水果全产业链智能调度;德兰明海的铂陆帝AC系列便携储能产品搭载Turbo Boost快速充电技术,畅销全球110国,成为户外能源与家庭储能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从“全面参展”到“精准发力”
聚焦硬核科技与绿色转型
与前两届链博会相比,本届深圳参展企业更加聚焦硬核科技突破,新增洲明科技、欧冶半导体、兆威机电等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大幅提升。其中,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专利数量全球第一,商汤科技的Sense Core AI大装置实现四大领域规模化应用,凸显深圳在人工智能、精密制造等“卡脖子”领域的攻坚成果。 在参展结构方面,清洁能源、绿色农业与健康生活链上深企数量较上届翻倍,凸显深圳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智慧结晶。德兰明海的微型便携储能产品、华润电力的光伏风电解决方案、大疆的农业无人机等,构建起从“能源生产”到“终端应用”的绿色供应链闭环,呼应全球“双碳”趋势。 此外,致力于推动绿色医疗发展的稳健医疗和全棉时代,综合利用中水回用、光伏发电、平衡电网、余热回收等举措打造绿色棉花工厂,以控制水体污染、实现节能减排。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目前,稳健医疗在中国是医用敷料出口前三名的企业,我们的目标是不仅成为优质产品国际贸易的一把手,更通过全棉时代成为推广舒适、健康、环保生活方式的一把手。” 深企“链”全球 枢纽优势与创新生态奠定核心地位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城市,深圳以“区位枢纽+政策优势+科技创新”三大优势,成为链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纽带。依托前海“全球中心仓”模式、盐田港世界级集装箱码头及72小时全球可达的多式联运网络,深圳2024年凭借进出口总额4.50万亿元拿下中国“外贸第一城”称号。 政策层面,深圳率先试点供应链金融创新、智慧口岸通关等改革,通关时间压缩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/3,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制度保障。此次参展的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其“智慧冷链云平台”凭借政策红利与技术优势,占据全球冷链数字化市场第一份额。 科技创新方面,深圳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已达5个。2024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96家,新增数量均居全国首位、总量均居全国第二。作为“中国工业第一城”,深圳拥有37个制造业大类,形成梯次型现代制造业体系,在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,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从“全面参展”到“精准发力”
聚焦硬核科技与绿色转型
与前两届链博会相比,本届深圳参展企业更加聚焦硬核科技突破,新增洲明科技、欧冶半导体、兆威机电等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大幅提升。其中,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专利数量全球第一,商汤科技的Sense Core AI大装置实现四大领域规模化应用,凸显深圳在人工智能、精密制造等“卡脖子”领域的攻坚成果。 在参展结构方面,清洁能源、绿色农业与健康生活链上深企数量较上届翻倍,凸显深圳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智慧结晶。德兰明海的微型便携储能产品、华润电力的光伏风电解决方案、大疆的农业无人机等,构建起从“能源生产”到“终端应用”的绿色供应链闭环,呼应全球“双碳”趋势。 此外,致力于推动绿色医疗发展的稳健医疗和全棉时代,综合利用中水回用、光伏发电、平衡电网、余热回收等举措打造绿色棉花工厂,以控制水体污染、实现节能减排。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目前,稳健医疗在中国是医用敷料出口前三名的企业,我们的目标是不仅成为优质产品国际贸易的一把手,更通过全棉时代成为推广舒适、健康、环保生活方式的一把手。” 深企“链”全球 枢纽优势与创新生态奠定核心地位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城市,深圳以“区位枢纽+政策优势+科技创新”三大优势,成为链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纽带。依托前海“全球中心仓”模式、盐田港世界级集装箱码头及72小时全球可达的多式联运网络,深圳2024年凭借进出口总额4.50万亿元拿下中国“外贸第一城”称号。 政策层面,深圳率先试点供应链金融创新、智慧口岸通关等改革,通关时间压缩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/3,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制度保障。此次参展的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其“智慧冷链云平台”凭借政策红利与技术优势,占据全球冷链数字化市场第一份额。 科技创新方面,深圳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已达5个。2024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96家,新增数量均居全国首位、总量均居全国第二。作为“中国工业第一城”,深圳拥有37个制造业大类,形成梯次型现代制造业体系,在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,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。